副教授为给学生争取署名权从核心期刊撤稿-凯发网站

更新于:2016-06-23 17:49:12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 周凯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06月21日03版)

  这两天,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郑磊“火”了!为了给学生争取署名权而不惜从某核心期刊撤稿,郑磊的这一举动引来一片“怒赞”。

  6月15日,郑磊在朋友圈发文:“和硕士生合写一篇关于开放数据的论文,做了大半年,有一家核心期刊来约稿,又编辑了好几轮,原本这个月就可以 发表。对方主编却突然提出除非是博士生,硕士生不能联合署名,只能留下导师名字。刚和学生商量了一下,我决定,不让学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了。评职称可以 晚几年,但和学生的情谊以及作为导师的原则不能退让。”

  当天,郑磊在朋友圈收获了史上最多的341个“赞”。郑磊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此前考虑了很久是否要撤下学生名字,独自发稿,可最后还是过意不去,决定撤稿。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潜规则”

  一名长期在社科类核心期刊工作的编辑告诉记者,我国的核心期刊不给本科生或研究生署名的现象并不多见,“一般都是尊重作者的”。

  对于发生在郑磊及其学生身上的“不予署名”事件,这名编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核心期刊编辑中存在的一种“抵制现象”。因为现在不少高校都对学生发表文章有要求,但不排除有的学生文章质量低,有的导师为了帮忙,把自己的文章挂上学生的名字。“这种情况,编辑是抵制的”。

  不过,郑磊说,他所在的学院前几年就已经取消了研究生必须发表核心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他和他的学生并不属于这种情况。

  一名“211”大学材料专业的博士生告诉记者,实际上,一些有名的导师会接到核心期刊撰写文章的邀请,而导师因为没有时间,会让学生帮忙写,最后发表文章时,尽管文章水平一般,但期刊往往更愿意只署导师的名字,“因为导师的名气大”。

  这一说法得到了一名教育部所属高校的文理交叉学科讲师的认同。他告诉记者,名气越大的导师,约稿越多,而这类导师中有些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很多文章,这些文章多数都是学生写的。

  他表示,受欢迎的“大家”,有的并不珍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机会;但那些正在求学中的学生,却很看重核心期刊。一来,有些学校对论文发表有“硬指标”;二来,年轻人有更多精力,也更愿意将近年来流行的实证研究方法运用起来,用数据和科学研究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郑磊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跟着导师发表论文时的情形,“我的名字被印在了一本重要的核心期刊上,这对当时的我是极大的激励”。

  郑磊也想把这种“被激励”的机会给予自己的学生。他认为,有些学生的文章质量很高,比一些所谓“大家”的文章更有价值。但一些人看来,他的这种行为有些“傻”。

  “确实有把学生当工具的导师,有的级别还很高,我也看不惯。”郑磊说,在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过程中,有一种默认的评审规则——发表文章,最好单独署名,写了学生名字就好像是学生写的一样。

  这种“潜规则”倒逼一些与学生合作且愿意给学生署名的导师跟学生商量,如果学生同意不署名,导师一般会给予学生一些补偿。

  “通讯作者”制度能否引入社科领域

  郑磊认为,理工科领域常用的“通讯作者”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科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般在社科领域,学校只承认导师单独发表或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文章;但在理工科领域,“通讯作者”的身份也能得到认可。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 的总负责人,通讯作者是课题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在理工科领域,通讯作者通常为一个声望较高的导师。

  郑磊告诉记者,他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后,很多理工科的学生和导师都觉得很惊讶,他们在评论中提出了“通讯作者”的观点,“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一样,在评职称时都是有用的,两者不冲突”。

  郑磊早年在国外做研究时就当过“通讯作者”。2009年回国后,他的“通讯作者”署名文章一度不被学院认可。后经沟通,查询国外通讯作者相关待遇和文件后,才被学院接受,“但并不是每个学院、每所学校都能接受”。

  那名“211”大学的材料学博士告诉记者,“通讯作者”在国内理科领域的含金量也并不是那么高。他解释,一般情况下,一个课题组有一个“大老 板”(直接导师——记者注)和两个“小老板”(副教授或讲师——记者注),而一篇论文最多可以有3个通讯作者署名,“一般至少署两个通讯作者”。

  他认为,“通讯作者”制度即使被引入社科领域,也会遭遇和理工科一样“含金量降低”的情况。

  “匿名评审”制度或许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是,年轻学生没有名气,发稿机会少;而一些知名学者的观点虽然早就不新,学术研究也并不前沿,却稿约不断。

  郑磊说,这种“不看文章质量,只看出身”的做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无益,“一方面鼓励创新,另一方面又压制年轻人,先进的知识被级别压了下去”。

  发达gj长期使用的“匿名评审”制度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作者将稿件投给某个核心期刊,决定这篇文章能否发表的并不应该是这个期刊的编辑,而是应该在编辑进行初步判断后,隐匿作者姓名,分别把文章发送给3到5名业内专家,由专家出具评审意见。

  这一过程中,“双盲”很重要——专家不知道文章是谁写的,作者也不知道应邀参评的是哪几位专家。评审结束后,编辑负责将专家的评审意见匿名发送给作者,并附上“拒绝、小改动或者大改动”的建议。

  而在我国,目前只有极少部分的核心期刊引入“匿名评审”机制,大多数核心期刊还处在最原始的“编辑决定制”时期。一篇文章好不好、发不发,编辑说了算。

  这种机制一方面使得核心期刊的专业性打了折扣,另一方面也造成一种“发文章寻租”现象——用钱或者用关系,就能“摆平”一篇文章的发表。

  郑磊告诉记者,他认识的一些期刊编辑,很多内心都愿意当一个“好编辑”,坚持学术原则,但很多时候,主管领导、朋友、官员、导师拜托过来,编辑也很为难,“找不出好的理由拒绝”。

  本报上海6月20日电

副教授为给学生争取署名权从核心期刊撤稿》阅读地址:http://www.91yuer.com/yuer/16698/

发表评论